请升级浏览器版本

你正在使用旧版本浏览器。请升级浏览器以获得更好的体验。

English

榜样引领

当前位置: 首页 -> 学生工作 -> 榜样引领 -> 正文

食品与制药工程学院第一期“导师午餐会”顺利举办!

信息来源:食品与制药工程学院 发布日期:2024-10-25

午餐会|话成长


同桌共餐话成长,携手并进创辉煌。为不断精进新工科拔尖人才培养,营造良好的导学氛围,2024年10月18日中午,南京师范大学食品与制药工程学院第一期导师午餐会在仙林校区厚德楼201会议室举行。本次午餐会邀请了食品与制药工程学院副院长周佳海教授与同学们共进午餐,分享“如何发表高质量的学术论文”。午餐会由学院党委副书记翟云秋老师主持,团委书记刘小琳老师、辅导员徐璇老师、食品院本硕博学生30余人参会。



午餐会伊始,周佳海教授首先与同学们分享自己的科研经历,结合了自身多年所学、所教、所悟,案例和经验,详细讲述了自己面对过的科研和学习困难。教授还给同学们提出了有关科研所需要的前提、标准以及自我的心态,并且在科研当中要保持初心去选题,要有所训练有所感悟,更要有所准备有所选择。此番话语无疑为青年学子在科研道路上如何规划和发展抛砖引玉。此外,周佳海教授从如何开题、如何修改论文、如何投稿等多个方面出发,指导同学们怎样发表高质量的学术论文并鼓励同学们积极参与科研项目,勇于探索未知领域。同学们积极提问,与周佳海教授就投稿方向、学生论文写作出现的问题以及本科生的科研方向等话题进行了热烈的讨论。午餐会在师生们的欢声笑语中圆满结束。参与者们纷纷表示,期待下一次的导师午餐会能够带来更多的精彩交流和学术启发。



吾有所悟|学生有话说:


24级博士生郝青芳:


学术研究中,发表文章是非常重要的,发表高水平文章是每一位学术研究者所追求的目标之一,但这对于我们初入学术研究的学生来说,举步维艰。感谢学院组织这次活动,给予我们学生与导师近距离请教问题的机会,在这次愉快轻松的分享会中,从周教授的分享中我学习到了很多。

1.选题的重要性:选择一个有研究价值和创新性的主题是成功的第一步。

2.深入研究:在写作之前,需要进行广泛的文献回顾,确保你的研究建立在现有知识的基础上,并能提出新的见解或解决方案。

3.清晰的结构:高水平的文章通常具有清晰的结构,每个部分都应该逻辑清晰,易于理解。

4.精确的语言:使用准确、专业的学术语言。避免模糊不清的表述,确保每个术语和概念都被恰当地定义和使用。

5.批判性思维:在研究和写作过程中,保持批判性思维,不断质疑和验证你的假设和结论。

6.耐心和毅力:发表高水平文章往往需要多次修改和投稿。面对拒稿和批评时,保持耐心和毅力,不断改进你的工作。

7.遵循期刊要求:每个期刊都有自己的投稿指南和格式要求。在投稿前,仔细阅读,以提高被接受的可能性。

8.持续学习:学术界是不断发展的,持续学习新的研究方法、理论框架和学术动态,可以帮助你保持竞争力。


24级本科生杨济远:


这场午餐会提供了一个轻松而又亲切的交流氛围。与周老师及同学们围坐在一起,没有了课堂上的严肃紧张,取而代之的是温馨的互动。在这个过程中,我深刻地感受到了周老师的亲和力。周老师不再只是学术上的引领者,更像是一位亲切的长辈,为我们的学习与生活提供指导。

午餐会中的交流内容丰富多样。周老师分享了自己的学术经历和人生感悟。从周老师的故事中,我明白了选择的重要性,也懂得了在面对挑战时力求完美的心态。同时,同学们也纷纷提出自己在学习和生活中遇到的问题,周老师耐心地一一解答,给予了我们很多宝贵的建议。

这次午餐会也让我更加珍惜与老师和同学们相处的时光。通过交流,我们增进了彼此之间的了解和友谊,为今后的学习和合作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总之,参加周老师的午餐会是一次非常难忘的经历。我将带着这份收获,更加努力地投入到学习和生活中,不辜负老师的期望和关爱。


24级本科生王健:


初次参加这种活动的感觉是非常新颖的。午餐会的氛围非常融洽,轻松愉快中依然有上扬的节奏——同学们求学上进的赤诚之心——周老师的和蔼可亲语气中不乏有专业措辞的力度和学识渊博的厚度。舒心的洽谈中,周老师春风拂面的话语像是在为我们铺一条路,一条学术之路,为我们拨开前方的迷雾,启发我们心中对学术研究的热忱之心,浇灌我们心中科研的种子。周教授为我们的人生发展提供了他经验上的传授和宝贵意见,令我受益匪浅。想起午餐会上周老师说到自己一年内能读五十多本书,我先是震惊,后只觉得自渐行秽,默默暗想那就从现在开始努力吧!周老师告诉我们有时选择比努力更重要。在科研过程中,往往课题项目的准确选取会比努力实验带来更意想不到的良效。周老师还向我们传播了一个观念:如果要做一个科研人,就应当在科研过程当中勇争第一,争做第一 ,始终贯彻敢为人先的精神。参加这次午餐会属实是让我受益颇丰,同时也燃起了我对此类活动的热情,真切地希望以后能多多参加这样的活动!

综上,通过这次午餐会,我感受到了老一辈的科学家对我们新一代年轻人的希望、愿景和祝福,我们新一代年轻人也应当向前辈们学习,在学习和实践之路上求真务实,砥砺前行,不断成长,不负所托!


24级硕士生张嘉瑞:


很高兴能够参加此次轻松、愉快的午餐会,周老师从自身角度出发,讲述自己如何走上科研之路并在科研中找到正确的方向,这让我受益匪浅。让我明白身为研一的学生,要打好基础,要把文献读好、读精,更要懂得团队合作,多向师兄师姐学习,共同创造良好的科研环境。周老师还讲到要多参加学术交流、研讨会等,要积极与其他的研究人员交流思想和研究成果,学会了解最新的研究动态和学术前沿。这次午餐会不仅充实我的专业知识库,更让我深深感受到食品学院这个大家庭的温情与凝聚力,希望在接下来的生活中也能书写自己科研新篇章。




小结师生谊长存


短暂而充实的午餐会结束了,但是师生之间的交流沟通仍在继续。我院将继续推进导师午餐会活动,邀请各个领域的导师分享经验,借一顿餐叙的时光做学子前行路上的指引灯、模范标与并肩友;持续倾听每位学生的需求,细致洞察学生的思想波澜,积极构建更多元化的师生对话渠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