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升级浏览器版本

你正在使用旧版本浏览器。请升级浏览器以获得更好的体验。

English

学工动态

当前位置: 首页 -> 学生工作 -> 学工动态 -> 正文

全国二、三等奖!食品与制药工程学院研究生在2024中国研究生“美丽中国”创新设计大赛生物多样性保护与利用创新大赛中斩获佳绩!

信息来源:食品与制药工程学院 发布日期:2024-12-17

2024年12月5日至7日,作为2024年度“腾冲科学家论坛”系列活动之一的中国研究生“美丽中国”创新设计大赛——生物多样性保护与利用创新大赛全国总决赛在云南农业大学举行,共有41家培养单位的94支队伍入围全国总决赛;其中,来自南京师范大学食品与制药工程学院的两支队伍入围全国总决赛。经过激烈的角逐,郭东升老师指导的“脂络绘境”队获得二等奖,徐娴老师指导的“大红大紫”队获得三等奖。南京师范大学荣获优秀组织奖。



本次大赛以“保护生物多样性,保护人类美好家园”为主题,遵循“全球视野、青年担当、中国智慧、美好未来”主线,聚集青年研究生投身保护动物、植物、微生物、生态环境多样性等领域的科技创新、青年成长、社会服务、文化传承和公益宣传,推动生物多样性保护与利用领域研究生教育交流与创新发展,加速相关新理论类成果、新技术类成果和新服务类成果的推广传播,为世界贡献研究生保护生物多样性的创新实践和青年成长发展的“美丽中国”故事。

学院长期以来高度重视研究生学术和创新实践能力的培养,通过广泛发动和支持研究生参与高水平创新竞赛,提供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支持与保障。学生团队在专业教师及专家的精心指导下,不断完善创新设计,显著提高了项目竞争力和团队参赛能力。


学院预答辩



获奖团队介绍


裂殖壶菌产EPA的工艺开发

和多尺度优化



 指导老师:郭东升

 团队成员杨林晖、吴杨、刘开心、陈青

☆ 比赛奖项中国研究生“美丽中国”创新设计大赛——生物多样性保护与利用创新大赛全国二等奖

☆ 项目介绍二十碳五烯酸(EPA)属于一种典型的ω-3系列长链多不饱和脂肪酸,具有调节脂质代谢,保护心血管系统等生理功能,号称“血管清道夫”。本项目通过筛选并驯化海洋产油微生物裂殖壶菌,使用代谢工程和发酵优化等手段来提高裂殖壶菌所产油脂中EPA的含量,增加藻类微生物裂殖壶菌生产EPA的商业应用价值,减少对传统海洋资源的依赖,以满足市场需求,推动绿色可持续生产。



极端环境中产色素类微生物的

筛选及利用



☆ 指导老师徐娴

☆ 团队成员魏婉琪、王轩轩、陈素青

☆ 比赛奖项中国研究生“美丽中国”创新设计大赛——生物多样性保护与利用创新大赛全国三等奖

☆ 项目介绍极端环境中具有丰富的微生物资源,这些微生物大都会产生色素类物质以抵抗外界极端环境的压力。但目前极端微生物的利用存在着资源整合不足、数据利用效率低、多组学数据整合不够全面等问题。我们通过建立丰富的微生物资源数据库、综合运用多维组学技术和合成生物学、创新性地应用DNA折纸和无细胞代谢工程技术,克服了现有研究中的不足,并推动了色素类次级代谢产物研究的进展。这些创新性方法和技术不仅提升了对极端微生物次级代谢产物的理解,也为实际应用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



本次大赛取得的优异成绩,不仅充分展示了我院对于创新与创意领域人才培养的高度重视,也为学院今后继续推进研究生科研创新能力培养,推动产学研用深度融合注入了新的动力。未来,学院将继续秉持对生物多样性保护与利用的热爱与执着,以团结奋进、拼搏精神和创新素养,为培养拔尖创新人才注入新的活力!